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32
作者
鲁春阳 [1 ]
文枫 [1 ]
杨庆媛 [2 ]
机构
[1] 河南城建学院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重庆市;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8.005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精确刻画城市用地结构与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厘定,结果表明:①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最大(0.446),其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89、0.221、-0.04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的间接效应较大(0.420、0.309)。②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57和1.236,对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87、-1.100;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和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间接效应分别为1.163、-1.036,作用方向相反。③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影响绿地比例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后的间接效应(0.451)显著于直接效应(-0.117)。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增长及三者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城市用地结构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36 / 9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J].
吴喜慧 ;
李卫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 25 (06) :216-221
[2]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J].
鲁春阳 ;
杨庆媛 ;
文枫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51-557
[3]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鲁春阳 ;
杨庆媛 ;
靳东晓 ;
李新阳 ;
文枫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7) :861-868
[4]   基于RS与GIS的攀枝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J].
刘锎 ;
冉瑞平 ;
胡玉福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02) :258-264
[5]   成渝经济区的耕地土壤质量特点及保护对策 [J].
何毓蓉 ;
徐祥明 ;
吴晓军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375-380
[6]   武汉城市用地结构演变模式研究 [J].
曾忠平 ;
卢新海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3) :44-48
[7]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J].
姚士谋 ;
陈爽 ;
吴建楠 ;
张越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5-21
[8]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J].
赵玉忠 ;
何桢 .
统计与决策, 2008, (24) :173-174
[9]   基于Weka的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特征挖掘研究 [J].
孙元军 ;
郑新奇 ;
常伟倩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 (27) :231-235
[10]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合理性分析方法研究 [J].
郑新奇 ;
孙元军 ;
付梅臣 ;
胡璇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5)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