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28
作者
刘忠
黄峰
李保国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食; 技术; 气候变化; 经验模态分解; 单产; 波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探索中国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对1978-2012年中国粮食及其主要构成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了多尺度波动分解,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以将1978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和三大作物的单产分解为1个趋势项和2个波动项,分别反应了科技、政策和气候对于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其中技术趋势为主导,2个尺度的波动都较小。2)粮食趋势单产年增长率从1997年前的2.28%下降到之后的0.69%,明显放缓。稻谷的趋势单产与粮食走势最为接近,但1997年以后几乎走平。玉米和小麦的趋势单产增速1997年后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上升依然明显。3)中期波动项包括了3个完整的周期和1个进行中的周期,且与中国粮食政策的重大调整及其所产生的后效在时段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总体看粮食生产领域政策的影响大于气候的影响,但不同作物对各种政策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土地、税收、补贴、奖励和保险政策的普惠性和同步性较价格政策更强。小麦的中期波动率明显大于其他作物,显示其对政策更加敏感。4)粮食单产的短期波动率为1.80%,其中玉米为3.38%,高于小麦(2.55%)和稻谷(1.06%),显示中国的粮食生产系统有较强的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但玉米防灾能力不及稻谷和小麦。5)综合长期趋势和中短期波动来看,3大作物中稻谷最为稳产。稻谷的主要问题是1998年以后单产的趋势产量上升乏力,玉米的主要问题是短期波动较大,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大,而小麦的政策波动大于玉米和稻谷。当前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该研究结果可为新阶段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甘肃省粮食产量变化的驱动分析及趋势预测 [J].
卢李朋 ;
张杰 ;
姜朋辉 ;
张胜武 .
经济地理, 2013, 33 (04) :125-131
[2]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J].
吴建寨 ;
李志强 ;
王东杰 .
农业展望, 2013, (02) :33-37
[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集对分析的粮食单产波动影响分析 [J].
蒋尚明 ;
金菊良 ;
许浒 ;
周玉良 ;
王友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4) :213-221
[4]   安徽省粮食单产趋势变化及主要经济因素影响分析 [J].
高金兰 ;
马晓群 ;
张庆国 ;
许莹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3) :108-115
[5]   河南省粮食生产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赵文亮 ;
贺俊平 ;
贺振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6) :732-735+772
[6]   基于ESDA-GWR的粮食单产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J].
杨丽霞 ;
杨桂山 ;
姚士谋 ;
苑韶峰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120-126
[7]   中国粮食实现稳定增产了吗?——基于1978—2009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H-P滤波分解 [J].
叶明华 .
财贸研究, 2012, 23 (03) :15-21
[8]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潘佩佩 ;
杨桂山 ;
苏伟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5) :539-550
[9]   省域粮食单产水平与波动状况研究 [J].
李靖 ;
孙晓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4) :76-80
[10]   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 [J].
吕晓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赵雲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3) :5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