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秸秆量评估中秸秆系数取值研究

被引:105
作者
王晓玉 [1 ]
薛帅 [1 ]
谢光辉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
[2]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秸秆; 秸秆系数;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16.2 [植物能源];
学科分类号
080702 ;
摘要
本研究对《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的大田作物的不同种类,根据2006—2011年报导的秸秆系数的实测值,研究确定各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各类大田作物的秸秆系数取值,以数学模拟取值法对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进行取值,以相同或相似地区平均取值法、同类作物取值法确定其他作物取值。结果表明:水稻的秸秆系数取值变幅为0.74~1.33,全国平均值为1.04。小麦的变幅为1.05~1.41,全国平均值为1.28。玉米的变幅为0.93~1.30,全国平均值为1.07。豆类和薯类的变幅分别为1.13~1.86和0.42~0.75,全国平均值分别为1.35和0.53。黄红麻和棉花的秸秆系数的变幅分别为1.22~2.23和2.41~4.09,全国平均值分别为1.73和2.87。花生、油菜和芝麻的变幅分别为0.85~1.43、2.57~3.17和1.78~2.23,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99、2.90和1.89。甘蔗的秸秆系数在各省统一取值为0.34。甜菜和烟草的变幅分别为0.18~0.67和0.49~0.92,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37和0.66。"其他谷类"、"其他油料"和"其他麻类"的秸秆系数在各省取值均相同,分别为2.32、2.63和6.55。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施肥对青海蚕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李月梅 .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04) :684-687
[2]   交替灌溉对间作小麦蚕豆产量和根系的影响 [J].
陶志强 ;
柴强 ;
杨彩红 ;
史中欣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6 (01) :34-38
[3]   中国非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J].
谢光辉 ;
王晓玉 ;
韩东倩 ;
薛帅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9-17
[4]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J].
谢光辉 ;
韩东倩 ;
王晓玉 ;
吕润海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1-8
[5]   不同生育期灌水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蒋文昊 ;
李援农 ;
黄晔 ;
卢凯峰 .
节水灌溉, 2011, (02) :33-35+39
[6]   山东生态条件下纯作春棉的适宜密度研究 [J].
赵洪亮 ;
于谦林 ;
卢合全 ;
董合忠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12) :18-21
[7]   密度对覆膜菜用大豆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王红波 ;
赵霞 ;
任喜琴 ;
张青梅 ;
来静 ;
常国有 ;
章建新 .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05) :44-46
[8]   苎麻产量和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刘立军 ;
王辉 ;
彭定祥 .
中国麻业科学, 2010, 32 (05) :275-281
[9]   冬植甘蔗萌芽出苗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J].
谢金兰 ;
罗亚伟 ;
梁阗 ;
朱秋珍 ;
王维赞 ;
刘晓燕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7) :14961-14962
[10]   不同大豆品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差异 [J].
钱秋平 ;
杨统一 ;
程林润 ;
李永春 ;
戚金亮 ;
杨永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