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冲击与结构转换对中国地区差距变化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黎德福 [1 ]
黄玖立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2]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关键词
地区差距; 结构冲击; 结构转换;
D O I
10.14116/j.nkes.2006.01.009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中国各地之间存在显著的产业结构差异,但现有关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文献多受新古典单部门增长模型的影响,忽视结构冲击与结构转换的作用。通过构造变量,本文将各地区的实际增长率分解为结构冲击、结构转换9生产率增长三部分,从而克服了以往研究之不足。研究发现,结构冲击在1978年-1990年缩小了地区差距,但1990年—2002年扩大了地区差距;结构转换在整个改革期间均缩小了地区差距,从而加快农业发展和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地区收入分配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对“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再解释 [J].
陈宗胜 ;
黎德福 .
经济研究, 2004, (11) :16-27
[2]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3]   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 [J].
林毅夫 ;
刘明兴 .
世界经济, 2003, (08) :3-14+80
[4]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 [J].
范剑勇 ;
朱国林 .
管理世界, 2002, (07) :37-44
[5]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 [J].
魏后凯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3)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