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岗区林草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状况

被引:9
作者
陈家宙
何圆球
吕国安
不详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武汉
[4] 南京
[5] 武汉
关键词
红壤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径流量; 渗漏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2.034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红壤丘岗区自然次生马尾松-草灌植被基础上,组建4种林草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而入渗量和渗漏量逐年增加,径流量呈现阔叶林和混交林<马尾松林<自然草被,渗漏量则相反。阔叶林和混交林与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比较,前者径流量年内分布在雨季更加集中,这正是不同林草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能力不同的体现。干旱季节4种林草系统土壤剖面水分分布有差别,阔叶林和混交林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小,而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上下层土壤水吸力差别较大,前者土壤导水能力好而后者导水能力差是原因之一;阔叶林和混交林下层土壤水分含量比马尾松林和自然草被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140 +1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杉木木荷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和土壤肥力 [J].
陈绍栓 ;
陈淑容 .
土壤学报, 2002, (04) :599-603
[2]   林分立地和林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J].
王孟本 ;
李洪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2) :43-46
[3]   油松混交林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王棣 ;
吕皎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4) :44-46
[4]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J].
水建国 ;
柴锡周 ;
张如良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2) :33-36
[5]   黄土区人工林地水分供耗特点与林分生产力研究 [J].
魏天兴 ;
朱金兆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4) :45-51
[6]   华中丘陵红壤的水分问题──Ⅰ.低丘坡地红壤的水分状况 [J].
姚贤良 .
土壤学报, 1996, (03) :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