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

被引:44
作者
唐保庆 [1 ]
邱斌 [2 ]
孙少勤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2]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服务业增长; “最适强度”; 区域失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1 ;
摘要
基于服务业占比、服务业增加值以及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三个维度进行度量的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状态正愈演愈烈。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IPR)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偏离度的视角解读了中国服务业增长区域失衡的理论机制,并借助于不同的计量模型开展间接论证和直接论证,基于多样化知识产权保护指标和基于服务业企业微观数据的多次回归均得到了较为稳健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服务业增长,而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尚未达到理论上的"最适强度";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各自理论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最适强度",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强度与自身"最适强度"的偏离度较大,导致中西部地区原先落后于东部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劣势进一步加剧,中国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失衡越发严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要素禀赋、制度红利与新型出口比较优势 [J].
邱斌 ;
唐保庆 ;
孙少勤 ;
刘修岩 .
经济研究, 2014, 49 (08) :107-119
[2]   法制建设强度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动力新源泉研究 [J].
孙少勤 ;
邱斌 ;
唐保庆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7) :84-95
[3]   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J].
蒋殿春 ;
张宇 .
经济研究, 2008, (07) :26-38
[4]   政府规模、法治水平与服务业发展 [J].
汪德华 ;
张再金 ;
白重恩 .
经济研究, 2007, (06) :51-64+118
[5]   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研究, 2006, (06) :27-38
[6]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 [J].
韩玉雄 ;
李怀祖 .
科学学研究, 2005, (03) :377-382
[7]   “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 [J].
樊纲 ;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2005, (01) :4-14
[8]   经济特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J].
郭哲民 .
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5, (10) :14-15+28
[9]  
计量经济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伍德里奇, 2007
[10]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诺思(North,D.C.)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