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关于政治认同建构的思考——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被引:4
作者
杜明利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 主体间性; 政治认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1 [世界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政治认同是人的一种归属感,是人对于政治社会中各种政治现象的接受、认可。社会大众对执政者政治认同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社会是否稳定。因此,建构政治认同是当前政治学界和政界人士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梳理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主体间性思想的基础上,试图从政治认同的主体性、政治认同建构的过程以及政治活动参与者达成政治认同的政治心理标志三个方面论证政治认同是具有主体间性的,继而提出从主体间性视域建构政治认同的观点,具体为:承认双方互为主体,满足认同双方的角色期待;采取平等对话的沟通方式,建构认同的话语环境;构建权力互赋的框架,平衡认同的权力期待;建立主体间性学习机制,促使认同的态度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 马剑银.北大法律评论. 2010(01)
[2]  
交往行为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4
[3]  
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章国锋[著], 2001
[4]  
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 , (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 1989
[5]  
政治心理学[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威廉·斯通(Stone, 198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2 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