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差异性分析

被引:24
作者
吴业
杨桂山
万荣荣
陈江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经济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基于1972—2005年苏州市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苏州市初级生产阶段和工业化阶段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总人口的增加是导致苏州市初级生产阶段和工业化阶段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驱动因子;而产业结构升级在苏州市初级生产阶段对耕地面积减少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工业化阶段则减缓了经济发展对耕地占用的压力;城市化率的提高在工业化阶段对耕地面积减少起到了减缓作用。在工业化阶段,苏州市不同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理研究 [J].
谭少华 ;
倪绍祥 ;
赵万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5) :50-54
[2]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黄贤金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72-179
[4]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地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 [J].
李晓文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562-567+646
[5]   湖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熊鹰 ;
王克林 ;
郭娴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5) :69-72
[6]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运行效果分析 [J].
翟文侠 ;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2) :8-13
[7]   长江三角洲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及总量动态平衡前景分析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5) :525-532
[8]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J].
摆万奇 ;
赵士洞 .
资源科学, 2001, (03) :39-41
[9]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人文驱动力机制研究 [J].
陈浮 ;
陈刚 ;
包浩生 ;
彭补拙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204-210
[10]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J].
杨桂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