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损伤后家兔动脉壁表达非活性型脂蛋白脂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

被引:3
作者
吴晓君
王瑾瑜
陈明哲
刘国庆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
关键词
非活性型脂蛋白脂酶;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5 [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脂蛋白脂酶 (LPL)是水解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限制酶 ,除了催化功能外 ,LPL还可能通过分子桥作用促进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而脂蛋白的摄取和潴留是动脉粥样硬化 (As)病变中泡沫细胞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目的就是探讨非活性型LPL对As病变的作用。选择新西兰兔 16只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通过球囊导管损伤兔颈总动脉后 ,以腺病毒基因转移技术 ,在血管壁局部高表达非活性型LPL194 基因 ,并以局部高表达碱性磷酸酶 (AP)基因作对照。 7天后分别通过油红O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对血管壁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7天后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表达非活性型LPL194 ,家兔颈总动脉内膜下均可见亮红色的阳性颗粒。经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脂质沉积 (面积比值 0 .0 5 45± 0 .0 0 97)明显多于对照组 (0 .0 12± 0 .0 0 0 4)。同时发现在表达hLPL194 的动脉壁内膜下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但两组实验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 ,本研究首次在家兔模型上发现非活性型LPL194 在损伤的血管壁内膜下表达 ,能够引起脂质沉积 ,并伴有巨噬细胞浸润 ,从而促进As早期病变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58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