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9
作者
高宏伟
张月莲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新区; 创新能力; 创新机制; 路径选择;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20.05.01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国家高新区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为参考,采用整体性研究视角挖掘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的高新区按照创新能力高低进行区分,分别探究较高创新产出和较低创新产出的由来,从而总结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在此基础上对S省的高新区发展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S省高新区因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且创新投入不足而落入了低创新发展迷局中,其实现高创新发展的最佳转型路径是以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为核心,以创新环境为保障,完善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区的发展辐射区域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硅谷热.[M].[美]罗杰斯;[美]拉森 著;范国鹰等 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2]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ix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J].Gustavo Crespi.World Development.2011, 2
[3]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
Furman, JL ;
Porter, ME ;
Stern, S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899-933
[4]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 [J].
杜运周 ;
贾良定 .
管理世界, 2017, (06) :155-167
[5]   二元社会网络与海归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 [J].
赵文 ;
李文霞 ;
孙国强 .
华东经济管理, 2017, 31 (06) :113-118
[6]   基于突变级数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变化速度特征的视角 [J].
陈伟 ;
杨早立 ;
周文 ;
朗益夫 .
运筹与管理, 2015, 24 (01) :191-201
[7]   我国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方玉梅 ;
刘凤朝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4) :26-32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肖永红 ;
张新伟 ;
王其文 .
经济问题, 2012, (01) :31-34
[9]   提升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 [J].
李友俊 ;
何开林 ;
姚红 .
价值工程, 2011, 30 (17) :12-13
[10]   中国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卢宁 ;
李国平 ;
刘光岭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