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53
作者
马国霞 [1 ,2 ]
田玉军 [3 ]
石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空间极化; 模拟; 经济增长; 京津冀都市圈;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0.02.009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利用空间极化指标对京津冀都市圈1993—2007年的空间极化变化趋势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二维和三维空间表达形式,对近15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经济极化增长进行空间模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极化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①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极化随时间呈上升趋势。②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自经济中心向外围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离经济增长中心80km处是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低谷点。③从京津冀都市圈立体趋势面分析,北京和天津是京津冀都市圈的两大极核,且空间极化趋势面随时间呈扩大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J].
李秀伟 ;
修春亮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722-728
[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J].
徐建华 ;
鲁凤 ;
苏方林 ;
卢艳 .
地理研究, 2005, (01) :57-68
[3]   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 [J].
郭腾 ;
.
经济地理, 2004, (06) :743-747
[4]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 [J].
欧向军 ;
顾朝林 .
地理学报, 2004, (05) :791-799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李小建 ;
乔家君 .
地理学报, 2001, (02) :136-145
[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 [J].
甄峰 ;
顾朝林 ;
沈建法 ;
黄钧尧 ;
朱剑如 .
地理科学, 2000, (05) :403-410
[7]   地区发展均衡性的可视化测度 [J].
李秀彬 .
地理科学, 1999, (03) :63-66
[8]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8, (06) :5-12
[9]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 [J].
杨开忠 .
经济研究, 1994, (12) :28-33+12
[10]   我国地区差异变动趋势分析与预测 [J].
魏后凯 ;
刘楷 .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94, (03)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