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之谜——基于Baumal模型扩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原
机构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关键词
服务业; 第三产业; 非均衡增长模型; 产业就业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我国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依赖于该部门相对滞后的劳动生产率及其较低的产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服务业人均工资的相对提高不利于服务业就业份额的扩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滞后程度的加深和产业间工资差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服务业就业吸纳方式转型和健康增长。服务业就业的可持续增长要求增加服务业产品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同时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打破服务业就业增长依赖"双g低水平陷阱"的状态;另外,还需要通过开放服务业垄断经营领域降低相对工资水平,防止"成本病"对服务业就业的负面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我国服务业“成本病”及其就业效应——基于鲍穆尔—富克斯假说的区域检验与比较 [J].
朱轶 ;
熊思敏 .
财经科学, 2010, (03) :85-94
[3]   服务业就业增长之谜:对鲍穆尔—富克斯假说的再检验 [J].
王俊 .
人口与经济, 2008, (06) :44-48+71
[4]   中、日、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 [J].
谭砚文 ;
温思美 ;
汪晓银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60-71
[6]   打破垄断向服务业要岗位 [J].
胡鞍钢 .
学习月刊, 2002, (11) :12-13
[7]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Comment[J] . Michael Kere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2 (1/2)
[8]  
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 The Anatomy of Urban Crisis[J] . William J. Baumol.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6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