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低工资的制度逻辑——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框架

被引:7
作者
吴美华
朱应皋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最低工资; 政治经济学; 制度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最低工资制度从诞生时起就备受争议。主流经济学家反对的主要理由是,最低工资是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管制,会导致失业率上升,经济效率下降。尽管这一结论并未完全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效率和就业自然是我们首要关注的。理论和现实说明,我国目前并不具备最低工资的实施环境,那么政府为什么还要推行最低工资制度呢?本文提供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解读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 [J].
罗浩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4) :53-58
[2]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J].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02, (12) :15-24+90
[3]  
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金碚主编, 2005
[4]  
信誉危机:"中国制造"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 何清涟. 《看》双周刊 . 2008
[5]  
最低工资:教条与现实 .2 汪丁丁. 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26342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