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非可再生能源生产效率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19
作者
:
陈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陈军
成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成金华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经济评论
|
2007年
/ 05期
关键词
:
非可再生能源;
生产效率;
DEA;
D O I
:
10.19361/j.er.2007.05.011
中图分类号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
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制约作用。近年来,中国非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在国家整体非可再生能源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同时,部分省区的非可再生能源生产利用还存在规模不经济问题,其原因在于这些省区非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技术效率不足。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非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效率,我们需要继续完善国家的能源节约机制,大力推广利用先进的生产和节能技术,结合非可再生能源生产利用的区域特征,合理选择区域能源投入,加强非可再生能源生产效率的管理,提高技术进步对非可再生能源全要素生产力的贡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吴巧生
;
成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
-40
[2]
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少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继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4)
:88
-96+207
[3]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志新
;
陈文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
-16
[4]
再论我国能源强度降低问题
[J].
胡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胡萌
.
统计研究,
2006,
(03)
:80
-80
[5]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J].
蒋金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蒋金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16
-23
[6]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肇庆学院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
-154
[7]
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
[J].
刘红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刘红玫
;
陶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陶全
.
统计研究,
2002,
(09)
:30
-34
[8]
宏观经济结构与能源密度的变化
[J].
谢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谢志军
;
庄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庄幸
.
中国能源,
1996,
(05)
:13
-17+31
[9]
Achieving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product policy: the UK experience[J] . Brenda Boardma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2004 (3)
[10]
Analysis of energy intensity developments in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J].
Miketa,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eio Univ, Grad Sch Media & Governance, Tokyo 108, Japan
Miketa, A
.
ENERGY POLICY,
2001,
29
(10)
:769
-775
←
1
2
→
共 13 条
[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吴巧生
;
成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学院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
-40
[2]
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少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继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4)
:88
-96+207
[3]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齐志新
;
陈文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
-16
[4]
再论我国能源强度降低问题
[J].
胡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胡萌
.
统计研究,
2006,
(03)
:80
-80
[5]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J].
蒋金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蒋金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16
-23
[6]
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J].
王玉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肇庆学院
王玉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8)
:151
-154
[7]
大中型工业企业能源密度下降的动因探析
[J].
刘红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刘红玫
;
陶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陶全
.
统计研究,
2002,
(09)
:30
-34
[8]
宏观经济结构与能源密度的变化
[J].
谢志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谢志军
;
庄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
庄幸
.
中国能源,
1996,
(05)
:13
-17+31
[9]
Achieving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product policy: the UK experience[J] . Brenda Boardma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 2004 (3)
[10]
Analysis of energy intensity developments in manufacturing sectors in industrializ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J].
Miketa,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Keio Univ, Grad Sch Media & Governance, Tokyo 108, Japan
Miketa, A
.
ENERGY POLICY,
2001,
29
(10)
:769
-77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