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储蓄行为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雯 [1 ]
杭斌 [1 ,2 ]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缓冲储备储蓄; 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 微观平衡面板;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3.12.010
中图分类号
C812 [统计资料的分析和整理];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020208 ; 0714 ; 1201 ; 020204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外学者已从诸多角度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但大多局限在相关经济研究层面,对体制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利用连续追踪的微观数据,建立平衡面板模型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提高居民储蓄率;②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居民的高储蓄率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我国养老金"多轨制"的存在,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之间养老金福利待遇相差甚大;我国养老金覆盖率低,很多居民在退休后基本无生活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利用世代交叠模型对赡养经济中养老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研究 [J].
刘庆彬 ;
郝胜龙 .
统计研究, 2011, 28 (10) :84-90
[2]   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对储蓄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石阳 ;
王满仓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3) :96-106
[3]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 [J].
李文星 ;
徐长生 ;
艾春荣 .
经济研究, 2008, (07) :118-129
[4]   基于财富目标的居民储蓄行为 [J].
杭斌 .
统计研究, 2008, (02) :65-70
[5]   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差距分析 [J].
王晓军 ;
乔杨 .
统计研究, 2007, (05) :36-40
[6]   养老保险的储蓄效应 [J].
蒲晓红 .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11) :56-59
[7]   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 [J].
王延中 .
经济研究, 2001, (02) :20-28
[8]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 [J].
袁志刚 ;
宋铮 .
经济研究, 2000, (11) :24-32+79
[9]   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S [J].
LEFF, NH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 59 (05) :886-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