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发展历程

被引:8
作者
李美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主体; 客体; 认识论; 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 [欧洲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西方哲学大体上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伴随两次转向,我们可以看到自我范畴在西方哲学探索中萌芽、发展、确立这样一个过程。近代以二元论为前提的传统自我随着主体性的提升,日益暴露出理论局限性并陷入“自我中心的困境”。随着哲学范式的语言学转向或交互主体转向,许多哲学家分别从各自独特的理论视域出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自识与反思.[M].倪梁康著;.商务印书馆.2002,
[2]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1981,
[3]  
小逻辑.[M].[德]黑格尔(G·W·F·Hegel) 著;贺麟 译.商务印书馆.1980,
[4]  
人性论.[M].[英]休谟(D·Hume) 著;关文运 译.商务印书馆.198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5,
[7]  
精神现象学.[M].(德)黑格尔;G.W.F.著;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
[8]  
哲学原理.[M].笛卡尔 著.商务印书馆.1958,
[9]  
人类理解研究.[M].[英]休谟 著;关文运 译.商务印书馆.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