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与驱动要素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14
作者
刘玉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 混和经济形态; 驱动要素;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高端经济与低端经济,扩张带动型经济、就业带动型经济与消费带动型经济等高度混和的地域。引发与加剧这种混和经济形态的要素包括复杂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经济要素构成;城乡板块交界区域要素属性与功能变动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频繁更替;以及街道、乡镇行政隶属管理交叉,人员管理交叉和人员管理与事务管理分离导向下的经济管理体制混乱等。解决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矛盾、加速其转型进程并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应着重解决就业安置与培训、资本重组与优化、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违规经济的治理与整顿、经济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产业活动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划分方法——以北京主城区为例 [J].
曹广忠 ;
缪杨兵 ;
刘涛 .
地理研究, 2009, 28 (03) :771-780
[2]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发展特征与机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J].
刘玉 ;
冯健 ;
孙楠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99-512
[3]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J].
刘盛和 ;
吴传钧 ;
沈洪泉 .
地理学报, 2000, (04) :407-416
[4]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J].
顾朝林 ;
陈田 ;
丁金宏 ;
虞蔚 .
地理学报, 1993, (04) :317-328
[5]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 [J].
崔功豪 ;
武进 .
地理学报, 1990, (04) :399-411
[6]   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 [J].
顾朝林 ;
熊江波 .
地理研究, 1989, (03) :95-101
[7]  
(Post)Suburban Development and State Entrepreneurialism in Beijing's Outer Suburbs[J] . Fulong Wu,Nicholas A Phelp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2011
[8]  
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 State, Societ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J] . GeorgeC. S. Lin.Urban Geography . 2007 (1)
[9]  
The Rural-Urban fringe: A new priority for planning policy?[J] . Nick Gallent.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 2006 (3)
[10]  
Resident Perceptions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J] . David B. Weaver,Laura J. Lawto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