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与方位对应现象探讨

被引:7
作者
蒋松鹤 [1 ]
楼新法 [2 ]
卢君艳 [1 ]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
[2] 温州医学院
关键词
经络; 循经取穴; 方位对应;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6.01.016
中图分类号
R224.1 [经络];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本文从“脏经对应”的古典理论和“循经取穴”的临床基本原则着手,探讨“方位对应”现象与“脏经对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脏经对应”理论存在许多疑点,其合理成分具有“方位对应”的现象,而其疑点之处恰恰不具有“方位对应”的特点。“方位对应”并具复杂性。认为“方位对应”概念使我们从复杂的古典经络理论和临床经验中抽出一条主线,有利于简化研究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阴阳、脏腑和疏通经气 [J].
蒋松鹤 ;
楼新法 ;
宋丰军 ;
刘宝华 .
针刺研究, 2004, (03) :227-230
[2]   经络“对称律”探讨 [J].
蒋松鹤 ;
楼新法 ;
叶天申 .
江苏中医药, 2003, (02) :5-6
[3]   经络学说的演变 [J].
黄龙祥 .
中国针灸, 1994, (03) :43-46+43
[4]  
汉英对照针推精要.[M].蒋松鹤;楼新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5]  
体表内脏相关论.[M].董征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  
生物全息诊疗法.[M].张颖清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7]  
针灸大成校释.[M].(明)杨继洲 著;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 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