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36
作者
郭晗 [1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 产业变革;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19-05-003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作为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本文从新要素供给、改善传统要素质量、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促进分工多样化等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理论逻辑。结合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特征,从基础理论研究、产业发展环境、平台支撑和人才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从加强基础研究引领创新周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新产业成长等角度提出了以人工智能培育我国经济新动能的战略路径,并从人力资本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体系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智能、奇点时代与中国机遇 [J].
杨虎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8, (12) :12-20
[2]   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经济发展研究进展综述 [J].
刘涛雄 ;
刘骏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8, (06) :172-178
[4]   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难点及政策建议 [J].
邓洲 .
经济纵横, 2018, (08) :41-49
[5]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 [J].
何玉长 ;
方坤 .
学术月刊, 2018, 50 (05) :56-67
[6]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与对策 [J].
杜传忠 ;
胡俊 ;
陈维宣 .
经济纵横, 2018, (04) :41-47+2
[7]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进展 [J].
曹静 ;
周亚林 .
经济学动态, 2018, (01) :103-115
[8]  
Computing Productivity: Firm-Level Evidence[J] . Erik Brynjolfsson,Lorin M. Hitt.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