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设计

被引:172
作者
蒋东兴 [1 ,2 ]
付小龙 [1 ]
袁芳 [1 ]
蒋磊宏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
[3]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关键词
智慧校园; 智慧教育; 技术参考模型; 概念模型; 框架模型; 成熟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99-C1 [];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81203 ; 0835 ; 040110 ;
摘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业务,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支撑智慧教育的开展,必须建立智慧校园。该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30多年来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技术、业务、建设和运行模式等角度,阐述了高校智慧校园将具有的主要特征,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定义,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概念模型。高校智慧校园的解决方案是该文的重点,文中提出了高校智慧校园的层次化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了包括通信框架、环境框架、数据框架和服务框架的开放框架模型,并建立了高校智慧校园的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形成了高校智慧校园技术参考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智慧城市建设成熟度评价研究.[D].王璐.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03
[2]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呼唤CIO体系 [J].
蒋东兴 ;
刘臻 ;
沈富可 ;
金永灿 ;
付小龙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07) :1-5
[3]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J].
蒋东兴 ;
付小龙 ;
袁芳 ;
吴海燕 ;
刘启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S1) :119-125
[4]   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 [J].
黄荣怀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6) :3-11
[5]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J].
胡钦太 ;
郑凯 ;
林南晖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1) :35-39
[6]   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 [J].
祝智庭 ;
贺斌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12) :5-13
[7]   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J].
罗俊海 ;
肖志辉 ;
仲昌平 .
电信科学, 2012, 28 (02) :127-132
[8]  
转折.[M].谢耘;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