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分类模式的立法选择

被引:41
作者
蔡立东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人分类模式; 职能主义; 结构主义;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2.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法人分类模式有"职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之别,《民法通则》采"职能主义法人分类模式",根据法人在国家构想的社会整体结构中担当的职能,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这种分类模式渊源于我国法人制度立法的问题意识、立法之时面对的具体问题以及法律科学的发展水平,无法实现其意欲的分类目的,不能解决法人制度真正面对的问题,也无法为法人制度立法提供有效支架。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回归"结构主义法人分类模式",并以其为主轴设计民法中关于法人制度的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法人概念的公法意义 [J].
李昕 .
浙江学刊, 2008, (01) :19-25
[3]   从法律视角看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法人化”批判 [J].
方流芳 .
比较法研究, 2007, (03) :1-28
[4]   我国的法人制度 [J].
胡康申 .
中国法学, 1986, (05) :7-12
[5]   民法通则的中国特色 [J].
项淳一 .
中国法学, 1986, (03) :3-9
[6]  
中国百年民法典汇编[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杨立新, 2011
[7]  
过渡时代民法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葛云松, 2008
[8]  
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陶希晋, 2008
[9]  
中日民商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渠涛主编, 2004
[10]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