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新石器考古文化与古地理环境

被引:28
作者
黄光庆
机构
[1] 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地理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新石器考古文化; 贝丘; 沙丘; 海平面变化; 海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时期的贝丘和沙丘类文化属沿海渔业文化带,其产生和发展与全新世海面变化及海陆变迁密切相关。贝丘和沙丘类古文化是随6000aBP以前的海侵而产生的;其文化的发展和盛衰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珠江三角洲海陆环境演变序列都十分吻合。高海面和海侵往往导致古文化的兴盛;低海面和海退却导致古文化的衰落。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珠江三角洲现代水下宏体底栖动物组合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周青伟 ;
张光威 ;
马绣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67-77
[2]   华南沿海沙堤的年代学研究 [J].
李平日 .
科学通报 , 1989, (12) :928-931
[3]   珠江三角洲第四系化石硅藻的指相意义 [J].
黄镇国 ;
宗永强 ;
何锐如 ;
齐雨藻 ;
林兰英 ;
张子安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6) :744-750
[4]   试论西樵山文化 [J].
杨式挺 .
考古学报, 1985, (01) :9-32
[5]  
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M]. 海洋出版社 , 李平日等著, 1991
[6]  
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三十周年论文集[M].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封开县博物馆等编, 1991
[7]  
广州地区第四纪地质[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李平日等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