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13
作者
瞿萍 [1 ,2 ]
黄辉 [3 ]
张琼 [1 ]
陈贵海 [1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3] 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颈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纤维蛋白原;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各危险因素对 CAS 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选择 ICVD 患者840例,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MT)。评定标准:IMT≤0.9 mm为正常,0.9 mm1.5 mm为斑块形成,管腔狭窄≥30%为狭窄。同时检测血浆 Fg 及其他生化指标,记录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疾病史,测量血压,运用逻辑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CAS的作用大小。结果脑梗死组血浆 Fg 水平最高[(3.91±1.05)g/L],与 TIA 组[(3.45±0.81)g/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812,P<0.01),其 CAS 发生率(77.0%)也最高,与 TIA 组(61.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00,P<0.01)。按 Fg 四分位数分等级(<3.16g/L、3.16~3.72 g/L、3.73~4.39 g/L 和>4.39 g/L),Ordinal 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随着 Fg 值的升高,发生 CAS 的危险度逐渐加大(4个等级内 OR 值分别为1.00、1.80、3.36和3.38)。颈动脉正常组与不同 CAS 组间的年龄、Fg、收缩压、血糖、性别、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仅年龄、收缩压和 Fg 对 CAS 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Fg 对 CAS 的作用最强。结论 Fg 升高与 ICVD 患者 CAS 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其作用可能强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二年随访结果[J]. 唐震宇,周琳,杨期东,张永利,申向民,黄清.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7(09)
[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J].
朱新臣 ;
魏春华 ;
杨玉坤 ;
石军锋 ;
马荣耀 ;
王天才 .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 (01) :24-25
[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J].
杨波 .
临床内科杂志, 2004, (08) :545-547
[4]  
Increased plasma fibrinogen predicts one-ye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 .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 2006 (1)
[5]   Hyperfibrinogenemia i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histocyt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J].
Mauriello, A ;
Sangiorgi, G ;
Palmieri, G ;
Virmani, R ;
Holmes, DR ;
Schwartz, RS ;
Pistolese, R ;
Ippoliti, A ;
Spagnoli, LG .
CIRCULATION, 2000, 101 (07) :7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