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上海社区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其危险因素动态分析

被引:93
作者
黄茂盛
洪震
曾军
周玢
金美华
沈明庭
刘德安
机构
[1]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室,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室,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室,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流行病室,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神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2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了解 90年代上海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人群中建立疾病监测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和决定因素监测”方案 ,监测1991~ 1999年 35~ 74岁每年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于 1992年和 1998年在监测人群中整群随机抽取 35~ 5 9岁男女各半 ,约 10 0 0人进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监测社区 1991~ 1999年间35~74岁年龄组脑卒中平均年发病率为 16 8.2 / 10万 ,其中男性为 194.5 / 10万 ,明显高于女性(144 .9/ 10万 ) ,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而且 ,男性的每年增长速度也高于女性。脑卒中年平均死亡率为 79.2 / 10万 ,其中男性为 87.2 / 10万 ,明显高于女性 (71.4/ 10万 ) ,脑卒中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无论男女 ,脑卒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男女发病年龄差异不大 ,但 1996~ 1999年平均发病年龄为 6 6 .1岁 ,比 1991~ 1995年提前了 3.5岁 (6 9.6岁 )。无论男女 ,血中总胆固醇均值、血压均值、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腰臀比值、高胆固醇现患率、低高密度脂蛋白现患率等因素皆有升高趋势 ,另外男性甘油三酯也有升高趋势 ;仅吸烟率和饮酒率有下降趋势 ,尤其在男性中。结论  90年代上海社区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90年代初期我国心血管病的总体形势和特点 [J].
周北凡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6, (04) :3-7+40+49
[2]   我国心血管病发展趋势及发病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研究——1980—1989年工作报告 [J].
吴英恺 ;
吴兆苏 ;
姚崇华 ;
洪昭光 .
心肺血管学报, 1991, (03) :138-165
[3]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周北凡,吴锡桂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