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乡贤祭祀中的“公论”——以陈亮的“罢而复祀”为中心

被引:4
作者
张会会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明代; 公论; 乡贤祭祀; 王湛之学;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5.02.019
中图分类号
B933 [原始宗教];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0602 ;
摘要
"公论"贯穿于明代乡贤祭祀之中,并影响着乡贤的去取。儒学师生、地方士人作为"推贤"主体,以"公论"为乡贤去取的依据。乡贤去取中,"公论"还包含着对入祀者"贤"的评定标准,也即"崇理学、树名节、扶植教化、羽翼正道"。正嘉时期,王湛之学的传播,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动摇,王湛"实学"兴起又使浙东"求实致用"的传统得以复苏,"崇理学"的祀法原则被士人以"公论"的名义重新厘定。"公论"的变化表明,明代士人试图突破"祀法",即程朱理学的"一律"解读,以使乡贤崇祀真正起到轨范乡里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宋明州先贤祠研究.[M].郑丞良;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  
王阳明及其学派论考.[M].钱明; 著.人民出版社.2009,
[3]  
阳明先生集要.[M].(明)王守仁原著.中华书局.2008,
[4]  
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M].余英时;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5]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M].陈宝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  
宋史.[M].(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
[7]  
明代地方庙学中的乡贤祠与名宦祠.[J].赵克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