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路径及耦合效应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26
作者
夏建红 [1 ,2 ]
矫卫红 [1 ,2 ]
机构
[1] 烟台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耦合效应; 产业“立体化”;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18.10.012
中图分类号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山东省经济数据为样本,解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二者的耦合效应。运用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系数分析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可以看出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总体协调度改善明显,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增强;运用回归模型分析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拐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基于山东省域资源禀赋、区域优势与产业体系,以人才、创新与产业"立体化"建设为核心,重塑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产业与就业结构的协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J].
方大春 ;
张凡 .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7, 33 (02) :1-10
[2]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J].
景建军 .
经济问题, 2016, (01) :60-65
[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趋势及预测 [J].
于晗 .
财经问题研究, 2015, (06) :26-31
[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J].
张美玲 ;
赵旭强 ;
潘晔 .
经济问题, 2015, (03) :76-79
[5]   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J].
汪秀 ;
田喜洲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9 (02) :28-34
[6]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J].
王庆丰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 24 (07) :146-149
[7]   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 [J].
周兵 ;
冉启秀 .
中国流通经济, 2008, (07) :24-27
[8]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政策含义 [J].
张建武 ;
宋国庆 ;
邓江年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 (01) :19-22+48
[9]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与矫正 [J].
李强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1) :105-109
[10]  
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桂新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