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被引:27
作者
张国政 [1 ,2 ]
李显森 [1 ]
金显仕 [1 ]
朱建成 [1 ]
戴芳群 [1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小黄鱼; 生物学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黄海中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根据1960年、1985年、1998年和2008年4个年份在黄海中南部进行底拖网调查获得的小黄鱼生物学资料,对其生物学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摄食等级、渔船功率以及海表温度3个因素对小黄鱼生物学特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的生物学特征在4个年代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其群体结构呈现出小型化、低龄化,生长加快、渐近体长减小、体重生长拐点提前、死亡系数增大。灰色关联分析显示,渔船功率、摄食等级和海表温度与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生物学特征年代际变化的关联度分别为0.7238,0.6903,0.6396。综合各因素的关系,捕捞因素是造成小黄鱼生物学特征年代际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854 / 68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摄食水平对杂交鲟生长的影响 [J].
郝世超 ;
黄璞祎 ;
于洪贤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6 (12) :43-45
[2]   东海区北部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及与水团关系 [J].
丁峰元 ;
林龙山 ;
李建生 ;
程家骅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1013-1019
[3]   中华鲟摄食不同水平的两种糖后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J].
周俊 ;
文华 ;
何瑞国 ;
刘伟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7, (01) :27-31
[4]   渤海小黄鱼生长特征的变化 [J].
郭旭鹏 ;
金显仕 ;
戴芳群 .
中国水产科学, 2006, (02) :243-249
[5]   影响越冬罗非鱼死亡率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吕耀平 .
水产科学, 2005, (08) :14-16
[6]   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J].
林龙山 ;
程家骅 ;
任一平 ;
凌建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33-338
[7]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J].
水柏年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6-20
[8]   渤海无脊椎动物的食性和营养级研究 [J].
杨纪明 .
现代渔业信息, 2001, (09) :8-16
[9]   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黑鲪能量收支的影响 [J].
孙耀 ;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水产研究, 2001, (02) :32-37
[10]   摄食水平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J].
线薇薇 ;
朱鑫华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4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