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金融与低收入群体信贷——理论及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解析

被引:21
作者
谢升峰
机构
[1] 湖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微型金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贫困缓解; 低收入群体;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0.09.011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世界范围内,微型金融是对贫困及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形式,其发展目标有所谓"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之分。我国早期设立的微型金融以缓贫为目标,现阶段的亮点是发展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互助资金组织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实证表明,我国新型微型农村金融在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发展目标定位尚不清晰,覆盖面、盈利性及可持续性受到挑战。解决思路是重点提高缓贫及对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支持的覆盖面,增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降低经营成本,调整监管指标,并加强监管与政策扶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国际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J].
张亮 .
经济导刊, 2007, (12) :78-79
[3]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比较成本优势与制度互补 [J].
胡金焱 ;
李永平 .
东岳论丛, 2006, (02) :115-119
[4]   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 [J].
姜旭朝 ;
丁昌锋 .
金融研究, 2004, (08) :100-111
[5]   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 [J].
刘民权 ;
徐忠 ;
俞建拖 .
世界经济, 2003, (07) :61-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