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逆向选择成本研究

被引:22
作者
何诚颖 [1 ]
卢宗辉 [2 ]
何兴强 [3 ]
柴俊 [4 ]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证券市场研究所
[2]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4] 香港城市大学经济与金融系
关键词
流动性; 买卖价差; 逆向选择成本; 指令处理成本; 信息性交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运用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买卖价差结构模型实证分解上证股市买卖价差的逆向选择和指令处理成本,探测价差结构和交易指令规模之间的关系,全面考察公司规模、股价、交易活跃性、波动性对逆向选择成本的影响,探测逆向选择成本的日内模式及其成因。研究表明:逆向选择成本随着交易指令规模增大而增大,指令处理普遍不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大公司股、高价股、交易量大、市场关注度高的股票逆向选择成本低,波动性大的股票逆向选择成本高;逆向选择成本的日内模式呈"L"形,刚开盘时交易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性交易,临近收盘时交易活跃的主要原因则是流动性交易。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上海证券市场日内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曹迎春 ;
刘善存 ;
邱菀华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7) :77-85
[2]   上海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 [J].
雷觉铭 ;
曾勇 .
系统工程 , 2006, (06) :74-80
[3]   中国股市透明度提高对市场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董锋 ;
韩立岩 .
经济研究, 2006, (05) :87-96+127
[4]   深市买卖价差逆向选择成分的估算与分析 [J].
王志强 ;
陈培昆 .
证券市场导报, 2006, (03) :65-70
[5]   中国股市买卖价差成分分析——基于指令驱动市场的实证研究 [J].
韩冬 ;
王春峰 ;
岳慧煜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82-85
[6]   深圳证券交易所买卖价差的构成分析 [J].
穆启国 ;
吴冲锋 ;
刘海龙 .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4, (03) :239-243+249
[7]   我国股市流动性与执行成本研究 [J].
苏冬蔚 .
经济科学, 2004, (02) :44-54
[8]   微观结构、市场深度与非对称信息:对上海股市日内流动性模式的一个解释 [J].
杨朝军 ;
孙培源 ;
施东晖 .
世界经济, 2002, (11) :53-58
[9]   中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特征分析——买卖报价价差模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屈文洲 ;
吴世农 .
经济研究, 2002, (01) :56-63+95
[10]  
The components of the bid–ask spread in a limit-order 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Tokyo Stock Exchange[J] . Hee-Joon Ahn,Jun Cai,Yasushi Hamao,Richard Y.K Ho.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