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商业区可达性研究

被引:6
作者
罗铭
陈艳艳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商业区; 可达性; 潜能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10.13813/j.cn11-5141/u.2008.03.013
中图分类号
U491.1 [交通调查与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为建立商业区可达性计算方法,并为未来商业区的选址、设计提供参考,选取北京市较为典型的5个商业区为研究对象,对商业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探讨了计算商业区可达性包含的4个因素:土地利用、交通系统、时间因素以及个体因素。借鉴潜能模型,提出了可达性理论模型,并给出具体的可达性计算公式。以北京市5个商业区中18个大中型商场为例,计算可达性以及各区域到达这些商业区的可达性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北京城市居民消费区位偏好与决策行为分析——以西城区和海淀中心地区为例 [J].
张文忠 ;
李业锦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37-1045
[2]   北京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研究 [J].
薛娟娟 ;
朱青 .
商业研究, 2006, (14) :32-35
[3]   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 [J].
杨育军 ;
宋小冬 .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4) :27-32
[4]   论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几个问题 [J].
仵宗卿 ;
柴彦威 .
经济地理, 2000, (01) :115-120
[5]   北京市零售商业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J].
杨吾扬 .
地理学报, 1994, (01)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