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之辩:没有赢家

被引:4
作者
及乃涛
机构
[1] 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
关键词
认知逻辑; 知道; 主体间性; 私人语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3.5 [庄子(庄周,公元前369~前286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从认知逻辑与认识论的视角看,庄子与惠施的这场争辩并没有赢家与输家,双方实际上都可以有自己的合理性依据。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西方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私人语言”是否存在?“知道”的内涵是什么?——都可以在这场争辩中找到其萌芽。对这场争辩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庄子与惠施思想的理解与把握。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能有私人语言吗?” [J].
A.艾耶尔 ;
伊丛 .
哲学译丛, 1994, (05) :48-50+57
[2]  
中国思想史论.[M].李泽厚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  
语言哲学.[M].(美)A.P.马蒂尼奇(A.P.Martinich)编;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
[4]  
理性中的灵感.[M].马小兵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  
庄子译析.[M].李回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6]  
庄学研究.[M].崔大华著;.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