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地理方向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关兵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出口地理方向; 全要素生产率; FMOLS;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0.11.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020206 ;
摘要
本文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增长、出口方向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出口增长的角度看,我国单纯的出口"量"的增长没有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从出口地理方向上看,向G8发达国家的出口没有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向G8之外其他国家的出口却推动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肯定了我国实行出口多元化政策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吸收能力以及中西部地区出口遭遇的"门槛"效应是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提高技术吸收能力以及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国际贸易、技术扩散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 [J].
李平 ;
钱利 .
当代亚太, 2005, (05) :41-46
[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4]   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门槛效应——基于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的分析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统计研究, 2004, (10) :27-32
[5]   出口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 [J].
包群 ;
许和连 ;
赖明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03, (03) :3-10
[6]   中国地区出口贸易的产出效应分析 [J].
杨全发 .
经济研究, 1998, (07) :23-27
[7]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 David T. Coe,Elhanan Helpma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