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北京市区与背景区大气污染物的对比分析

被引:10
作者
温天雪
王跃思
徐宏辉
马志强
吉东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北京市区; 背景区; 日变化;
D O I
10.13198/j.res.2007.05.9.wentx.002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北京市区和背景区——河北兴隆县选点,对比两地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除O3外,北京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均高于背景区,其ρ(PM10),φ(NOx)和φ(SO2)的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区的1.6,3.1和4.0倍,而背景区φ(O3)平均值则是北京市区的2.2倍;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比较,夏末秋初基本上不存在SO2和NOx污染,大气污染物中超标最严重的是O3,北京市区与背景区的超标天数分别是46.9%和65.5%,其次是PM10,北京市区超标天数达到25%,背景区则全部达标;北京市区与背景区的大气污染物日变化特征明显不同,其中北京市区的日变化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表现出典型的城市特征,而背景区日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泰山春季臭氧污染特征 [J].
边智 ;
李杰 ;
王喜全 ;
POCHANART Pakpong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5) :36-39
[2]   北京地区一次大气环境持续严重污染过程中SO2的垂直分布分析 [J].
孙扬 ;
王跃思 ;
刘广仁 ;
安俊琳 ;
马志强 ;
石立庆 ;
徐宏辉 .
环境科学, 2006, (03) :3408-3414
[3]   2000~2002年北京市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J].
宋艳玲 ;
郑水红 ;
柳艳菊 ;
张永山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S1) :116-122
[4]   城市臭氧浓度分布特征 [J].
殷永泉 ;
李昌梅 ;
马桂霞 ;
崔兆杰 .
环境科学, 2004, (06) :16-20
[5]   北京和部分奥运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J].
李金娟 ;
肖正辉 ;
杨书申 ;
邵龙义 .
环境科学动态, 2004, (03) :26-28
[6]   北京地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分析 [J].
赵越 ;
潘钧 ;
张红远 ;
郭继勇 ;
魏强 ;
时建纲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1) :67-69
[7]  
北京地区PM10和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J]. 于建华,虞统,魏强,王欣,时建纲,李海军.环境科学研究. 2004(01)
[8]   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污染的净化能力及修复功能 [J].
张德强 ;
褚国伟 ;
余清发 ;
刘世忠 ;
陆耀东 ;
胡羡聪 ;
薛克娜 ;
孔国辉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4) :336-340
[9]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O,NO和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 [J].
安俊琳 ;
李昕 ;
王跃思 ;
石立庆 ;
胡非 ;
徐永福 .
环境科学, 2003, (06) :43-47
[10]   北京市区大气污染的时空特征 [J].
于淑秋 ;
林学椿 ;
徐祥德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