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

被引:164
作者
陈玲
赵静
薛澜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决策; 政策过程; 共识决策模型; 政策共同体; 医改;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08.008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通过对2005~2009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政策共同体、思想库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过程的行为和作用,提出了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共识框架和决策模型。由于缺乏方案竞争的政治基础和决策舞台,达成共识是政策出台的唯一标准。共识程度受到政策目标多元化、政策风险程度和政策方案多样性的综合影响。目标越复杂、风险越高和备选方案越多的政策,越难达成共识。参与共识决策的同级行政部门越多、利益相关者越广泛,最终的政策方案就越倾向于模糊和笼统。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公共决策机制的方向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72+187 +1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制度惯性与政策扭曲:实践科学发展观面临的制度转轨挑战 [J].
薛澜 ;
陈玲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8) :7-9
[2]   官僚体系与协商网络:中国政策过程的理论建构和案例研究 [J].
陈玲 .
公共管理评论, 2006, (02) :46-62
[3]   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 [J].
薛澜 ;
陈玲 .
中国行政管理, 2005, (07) :99-103
[4]   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 [J].
徐湘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3) :108-120+207
[5]   论公共政策中的集团决策模型 [J].
温龙 ;
王晓伟 .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4) :14-16
[6]   中国立法过程中的非正式规则 [J].
韩丽 .
战略与管理, 2001, (05) :16-27
[7]   “摸着石头过河”:一种有效的非程序化决策模式 [J].
盛宇华 .
领导科学, 1998, (06) :11-12
[8]  
卫生部讨论城市医改 基调公益性[N]. 叶建国,张庆源,种昂.经济观察报. 2005 (003)
[9]  
公共政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宁骚主编, 2000
[10]  
党章学研究[M]. 党建读物出版社 , 王仁琴,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