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土地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126
作者
党安荣
阎守邕
吴宏歧
刘亚岚
机构
[1]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北京,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 土地生产潜力; 土壤有效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地理信息系统 ( GIS)及全国农业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支持下 ,在前人关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国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首先探讨了基于 GIS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方法 ;然后 ,就土地生产潜力的“土壤有效系数”进行重点研究 ,探讨了其计算方法与模型 ;并应用机制法 ,通过光、温、水、土逐级衰减 ,具体计算了全国分县土地生产潜力 ;最后 ,通过分级统计和分级制图 ,分析了中国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值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910 / 9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耕地生产潜力计算中土壤效应系数的评估——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 [J].
聂庆华 .
水土保持研究, 1992, (02) :55-60
[2]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研究 [J].
冷疏影 .
自然资源学报, 1992, (01) :71-79
[3]   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中作物生产力估算方法评价 [J].
吴连海 .
中国农业气象, 1992, (01) :26-27
[4]   光热资源和农作物的光热生产潜力——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J].
于沪宁 ;
赵丰收 .
气象学报, 1982, (03) :327-334
[5]   呼伦贝尔草原的太阳分光辐射能和光合潜力 [J].
田国良 .
地理学报, 1980, (01) :76-82
[6]  
中国土种志.[M].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7]  
中国土壤普查技术.[M].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编;.农业出版社.1992,
[8]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M].李世奎等主编;.科学出版社.1988,
[10]  
中国土壤.[M].熊毅;李庆逵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