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李强 [1 ]
魏巍 [2 ,3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3]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面板门槛模型;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5.12.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经济结构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J].
刘燕妮 ;
安立仁 ;
金田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2) :20-35
[2]   要素禀赋、内在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J].
何强 .
统计研究, 2014, 31 (01) :70-77
[3]   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扩展 [J].
任保平 .
经济学动态, 2013, (11) :45-51
[4]   资源禀赋、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J].
李强 ;
徐康宁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4) :81-90
[5]   制度变迁与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关联:强制性抑或诱致性 [J].
李强 ;
魏巍 .
改革, 2013, (02) :11-18
[6]   二重经济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 [J].
毛其淋 .
经济科学, 2012, (02) :5-20
[7]   地区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度研究——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经验 [J].
张为杰 ;
张景 .
经济体制改革, 2012, (02) :44-48
[8]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阐释、基本命题与伦理原则 [J].
任保平 .
学术月刊, 2012, 44 (02) :63-70
[9]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J].
向书坚 ;
郑瑞坤 .
改革, 2012, (01) :33-40
[10]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 [J].
钞小静 ;
任保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