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

被引:261
作者
金凯 [1 ,2 ]
王飞 [1 ,3 ,4 ]
韩剑桥 [1 ,3 ]
史尚渝 [3 ,5 ]
丁文斌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NDVI; 残差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中国603个气象站的地表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以及GIMMS NDVI3g数据,采用变化趋势分析和多元回归残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82—2015年中国植被NDVI变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即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应贡献。结果表明:①1982—2015年中国植被恢复明显,在选择的32个省级行政区中,山西、陕西和重庆的生长季NDVI增加最快,仅上海生长季NDVI呈减小趋势。②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是中国植被NDVI呈现整体快速增加和巨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气候变化对各省生长季NDVI变化的影响在-0.01×10-3~1.05×10-3a-1之间,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0.32×10-3~1.77×10-3a-1之间。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对中国近34年来植被NDVI的增加贡献了40%和60%;人类活动贡献率超过80%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中部、华北平原以及中国东北和西南等地;人类活动贡献率大于50%的省份有22个,其中贡献率最大的3个地区为上海、黑龙江和云南。研究结果建议应更加重视人类活动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61 / 97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中国温带昼夜增温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植被动态的影响 [J].
赵杰 ;
杜自强 ;
武志涛 ;
张红 ;
郭娜 ;
马志婷 ;
刘雪佳 .
地理学报, 2018, 73 (03) :395-404
[2]   秦岭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响应 [J].
邓晨晖 ;
白红英 ;
高山 ;
刘荣娟 ;
马新萍 ;
黄晓月 ;
孟清 .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 (03) :425-438
[3]   基于GIMMS 3g NDVI的近30年中国北部植被生长季始期变化研究 [J].
李净 ;
刘红兵 ;
李彩云 ;
李龙 .
地理科学, 2017, 37 (04) :620-629
[4]   基于AVHRR和MODIS NDVI数据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分析 [J].
张春森 ;
胡艳 ;
史晓亮 .
应用科学学报, 2016, 34 (06) :702-712
[5]   基于MODIS NDVI的广西沿海植被动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 [J].
成方妍 ;
刘世梁 ;
尹艺洁 ;
吕一河 ;
安南南 ;
刘昕明 .
生态学报, 2017, 37 (03) :788-797
[6]   气候变暖背景下近30a北半球植被变化研究综述 [J].
杨雪梅 ;
杨太保 ;
刘海猛 ;
Mihretab GGhebrezgabher ;
王倩 ;
魏怀东 .
干旱区研究, 2016, 33 (02) :379-391
[7]   两代AVHRR GIMMS NDVI数据集的对比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J].
杜加强 ;
舒俭民 ;
赵晨曦 ;
贾尔恒阿哈提 ;
王丽霞 ;
香宝 ;
方广玲 ;
刘伟玲 ;
何萍 .
生态学报, 2016, 36 (21) :6738-6749
[8]   2000-2014年秦巴山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归因(英文) [J].
刘宪锋 ;
朱秀芳 ;
潘耀忠 ;
李双双 ;
马钰琪 ;
聂娟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6, 26 (01) :45-58
[9]   1981~2010年中国气候区划 [J].
郑景云 ;
卞娟娟 ;
葛全胜 ;
郝志新 ;
尹云鹤 ;
廖要明 .
科学通报, 2013, 58 (30) :3088-3099
[10]   近30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J].
张宝庆 ;
吴普特 ;
赵西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287-2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