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的文化阐释

被引:6
作者
高字民
机构
[1] 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恶搞; 戏仿; 喜剧性; 审美文化;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07.04.018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为了深化对当下倍受关注且极富争议的恶搞现象的理解,结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探讨恶搞的审美逻辑和社会文化价值,认为恶搞的本质是戏仿,即通过对经典的、权威的、流行的文本拿来主义地盗用,别有用心地篡改,来获得一种互文性的喜剧效果。在后现代语境中,恶搞中的戏仿消解了传统的讽刺力量,具有了强烈的游戏拼凑性,其用心并无特别的恶意,而是大众为获得自由宣泄的快感而进行的一种解构和狂欢游戏。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罗念生全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巴赫金全集.[M].(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美)詹明信(FredricJameson)著;陈清侨等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