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推手的传播学反思

被引:3
作者
燕道成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推手; 批判; 政治经济学; 收编;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2.04.010
中图分类号
G206.3 [大众传播];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网络推手的出现让很多网络红人和网络事件从偶然转变成为了必然,而对网络免费注意力所蕴藏的巨大商业利益的认知,加快了网络推手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一方面网络推手进入市场营销领域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了巨大财富,也使得人们更加重视网络媒体;另一方面不成熟的行业自律导致了网络话语暴力、恶意制造媒介假事件、媒介职业伦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网络推手必然会受到政治与经济力量的结构性制约,这就是网络推手的政治经济学收编。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媒介事件与“假事件”的辨析 [J].
董乐铄 .
中国记者, 2010, (11) :76-77
[2]   以“信息公开”管住“网络推手” [J].
陈力丹 .
新闻世界, 2010, (09) :1-1
[3]   “被网络红人”现象浅析 [J].
禹雄华 ;
马杰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04) :45-47
[4]   网络推手的信任危机及应对措施 [J].
张广宏 ;
伊侠 .
传媒观察, 2010, (07) :44-45
[5]   谁在操纵网络舆论? [J].
丁乙乙 ;
周元英 .
IT时代周刊, 2010, (01) :33-38+32
[6]   网络话语权的出卖现象研究——以网络“水军”为例 [J].
马圆圆 .
新闻爱好者, 2009, (17) :44-45
[7]   网络推手及网络信任危机 [J].
祝兴平 .
新闻实践, 2009, (08) :15-17
[9]   从传播学看“网络推手”的角色与意义 [J].
伍盈 .
兰州学刊 , 2008, (S1) :144-145
[10]   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 [J].
蔡骐 ;
谢莹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03) :78-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