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Ⅱ.主要农艺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

被引:19
作者
谢华安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福州,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育种; 农艺学; 生物学;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1997.01.001
中图分类号
S511.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汕优63”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1986年至今,平均每年约种植467万hm2,占全国籼稻总面积的22%左右,1990年种植687万hm2,占当年全国水稻总面积的27.1%。推广的范围跨越地球21.3个经度、20.2个纬度。已在全国16个省区种植5270hm2,据四年全国区试结果,一般产量达7.5~9.0t/hm2,最高达13.9t/hm2,每公顷增产1.1t,累计增产粮食585.4亿kg。本文着重介绍汕优63的主要农艺学和生物学性状,穗粒重三者协调,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高,光能利用率高,对土壤中的N肥、K肥的吸收利用率高,而且耐盐碱,花期耐高温。对稻瘟病抗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汕优63再生力特别强,再生稻最高产量可达8.23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培育的理论与实践 [J].
谢华安 ;
郑家团 ;
张受刚 ;
林美娟 .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 (04) :1-6
[2]   杂交稻“汕优63”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构分析 [J].
宋令荣,程在全,周能,杨学芬,郑学玉,解明州 .
云南农业科技, 1996, (01) :11-13
[3]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J].
宋俊峰,李克浩,叶洪涛,程金铁,缪宝山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 (04) :249-254
[4]   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选育 [J].
谢华安,罗家密,张受刚,郑家团,林美娟,张建新,姜兆华,许旭明,余永安 .
杂交水稻, 1994, (Z1) :31-33
[5]   杂交稻汕优63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 [J].
张其德,卢从明,林世青,匡廷云 .
杂交水稻, 1994, (01) :22-26
[6]   水稻适应广幅光强的光合特性及品种间差异 [J].
焦德茂 ;
童红玉 ;
张建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4) :243-246
[7]   籼型杂交稻一种三收试验初报 [J].
周光国 ;
张光和 ;
李正先 ;
鲁文珍 ;
魏存龙 ;
陈德华 .
杂交水稻, 1992, (04) :7-8
[8]   不同水稻和大麦品种对土壤层间钾的利用 [J].
史建文 ;
鲍士旦 ;
史瑞和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65-70
[9]   不同熟期杂交晚稻的氮素吸收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J].
石庆华 ;
潘晓华 ;
钟旭华 ;
张佩莲 ;
郭进跃 .
江西农业学报, 1991, (01) :43-50
[10]   汕优63群体叶面积动态研究 [J].
郭宏文 ;
姚彪发 .
江西农业学报, 1991, (01)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