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被引:131
作者
徐勇
机构
[1] 山西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 文化振兴; 供给侧改革;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8.05.016
中图分类号
G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人。人是有思想观念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城乡落差,农本价值解体。通过乡村文化振兴,赋予乡村生活以价值感、幸福感和快乐感,才能激发起人们愿意在乡村生活,并努力振兴乡村的活力和动力。在现阶段,农村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农村人口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要加强农村文化供给侧改革,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健全的供给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注重文化供给的可接受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文化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走向全面小康.[M].襄阳市委宣传部;襄阳市社科联.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  
中国老年人政治意识与行为.[M].徐勇;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中国农村咨政报告.[M].徐勇;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5]  
列宁全集.[M].[苏]列宁(В·И·Ленин) 著;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辑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