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双支柱”调控框架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被引:1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建臣
赵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赵丹丹
机构
: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来源
:
经济纵横
|
2018年
/ 05期
关键词
:
“双支柱”调控框架;
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D O I
:
10.16528/j.cnki.22-1054/f.201805107
中图分类号
: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4 ;
摘要
: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风险易发高峰期,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维护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应不断丰富和发展"双支柱"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宏观调控的全面性;关注经济"结构性"和金融"周期性"问题,转变货币政策目标;控制银行和房地产市场杠杆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前瞻性的风险监测系统,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协调性研究
[J].
汪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汪川
.
经济纵横,
2017,
(10)
:94
-99
[2]
防控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J].
黄益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黄益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05)
:80
-96+5
[3]
转型期我国在货币和货币政策领域的一些认识误区
[J].
范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范建军
.
理论学刊,
2017,
(03)
:69
-79
[4]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影响——基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琦
;
赵柏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赵柏功
.
金融论坛,
2017,
22
(01)
:35
-45+55
[5]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其有效性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J].
刘婵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刘婵婵
.
上海金融,
2016,
(09)
:44
-51
[6]
防范系统性风险必须将金融关进监管笼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兴起
.
学术研究,
2016,
(06)
:79
-85
[7]
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策略
[J].
苏玉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苏玉峰
.
人民论坛,
2016,
(14)
:80
-82
[8]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爱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璟怡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17
-31
[9]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意
;
赵胜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赵胜民
;
谢晓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谢晓闻
.
管理世界,
2012,
(11)
:9
-19+56+187
[10]
陈雨露: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N]. 李国辉.金融时报. 2017 (001)
←
1
→
共 10 条
[1]
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协调性研究
[J].
汪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汪川
.
经济纵横,
2017,
(10)
:94
-99
[2]
防控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J].
黄益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黄益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7,
(05)
:80
-96+5
[3]
转型期我国在货币和货币政策领域的一些认识误区
[J].
范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范建军
.
理论学刊,
2017,
(03)
:69
-79
[4]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的影响——基于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琦
;
赵柏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
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赵柏功
.
金融论坛,
2017,
22
(01)
:35
-45+55
[5]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及其有效性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J].
刘婵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刘婵婵
.
上海金融,
2016,
(09)
:44
-51
[6]
防范系统性风险必须将金融关进监管笼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兴起
.
学术研究,
2016,
(06)
:79
-85
[7]
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策略
[J].
苏玉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教育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苏玉峰
.
人民论坛,
2016,
(14)
:80
-82
[8]
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爱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璟怡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17
-31
[9]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意
;
赵胜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赵胜民
;
谢晓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谢晓闻
.
管理世界,
2012,
(11)
:9
-19+56+187
[10]
陈雨露: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N]. 李国辉.金融时报. 2017 (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