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开发交通影响的理论模型

被引:30
作者
范炳全
黄肇义
机构
[1] 上海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2]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主任
[3] 任教
关键词
交通生成量; 边际; 可达性; 聚集经济; 能达性; 土地; 土地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 [总体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城市中观层次(分区)土地开发的交通影响,使用边际效用概念定义了交通影响。研究认为城市一定区域的土地利用水平与其路网交通运行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选择了反映局部区域路网交通运行水平的指标和反映局部区域土地利用水平的指标,建立了交通影响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道路(网)时空饱和度的定义及它在高峰时段的实用计算公式 [J].
周溪召,杨佩昆,郁朝鸣 .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6, (03) :23-29
[2]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96学术年会综述 [J].
石成球 .
城市规划, 1996, (04) :4-8
[3]   上海道路系统规划的几个问题 [J].
陈声洪 .
建筑学报, 1984, (02) :20-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