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兔早期缺血性脑梗死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1
作者:
程敬亮
冯敢生
孔祥泉
张勇
杨运俊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武汉,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郑州,武汉,武汉,郑州,郑州
来源: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质子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兔;
D O I:
10.13705/j.issn.1671-6825.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脑梗死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表现。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 只,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12只,全脑缺血组8只,病理组8只。前3组每只实验动物均于手术后0.5h、1h、2 h、4h、6h、8h、12h和24h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 MRS检查,测量氮 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 (Cho)、肌酸(Cr)、乳酸(Lac)含量及梗死体积。病理组MCAO后对应于前3组MRS检查的时点取标本分别行光 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各时点Naa、Cho和Cr含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检出Lac 峰。MCAO组术后0.5hNaa即开始下降,随后6h内Naa在此较低水平保持相对稳定;MCAO后6hNaa再次明显下 降。Cho和Cr在MCAO后24h内也趋于下降,MCAO后0.5h开始出现Lac峰,随梗死时间的延长,Lac持续升高,其 含量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98,P<0.01)。Cho和Lac含量于全脑梗死后24h内无明显变化,而Naa和Cr含量 于全脑梗死后均呈线性持续下降,均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结论:1H MRS可无创性地反映脑梗死后多种代谢物的动 态演变,可用于脑梗死后脑代谢的监测和早期脑梗死的诊断。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