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被引:7
作者
梁德友
李俊奎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弱势群体; 伦理救助; 思想道德教育;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08.01.029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伦理救助是指运用伦理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心理与生理、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道德关怀和帮助,并积极开发救助对象自身的道德资源,提高其自主、自立能力,培养其自尊、自强的伦理精神,最终使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地位的一种社会救助。伦理救助有两个层面:一是救助手段和方式的伦理化,二是救助内容的伦理化。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中伦理救助缺失,应从构建伦理制度、规范救助行为、加强教育支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四个方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伦理救助。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问题及其对策 [J].
吴成钢 ;
金明华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4) :29-32
[2]   完善社会救助,构建和谐社会——2005年社会救助实践与研究的新进展 [J].
洪大用 .
东岳论丛, 2006, (03) :22-26
[3]   城市贫困的制度思维 [J].
张小军 ;
裴晓梅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5, (06) :24-29
[4]   城市弱势群体的政策救助和道德救助 [J].
陆永平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112-115
[5]   文化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内源发展 [J].
钱宁 .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38-46+95
[6]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 [J].
李强 .
社会学研究, 1995, (04) :63-67
[7]  
社会保障研究.[M].郭士征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8]  
伦理与存在.[M].杨国荣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新社会学.[M].(法)菲利普·柯尔库夫(PhilippeCorcuff)著;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  
存在与虚无.[M].(法)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著;陈宣良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