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不合理施用中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表现及对策研究

被引:11
作者
高明国
朱启臻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化肥施用; 负外部性; 表现形式; 对策;
D O I
10.15933/j.cnki.1004-3268.2008.12.005
中图分类号
S143 [化学肥料];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分析了化肥不合理施用中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提出消除负外部性的对策建议。负外部性主要表现有: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影响农业效益的提高;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破坏土壤结构,加剧土壤污染;施肥方法粗放,化肥养分吸收率低,造成农业生产的大气污染;部分区域化肥的过量施用,加剧农业面源污染。消除化肥施用负外部性的对策有发展生态农业,平衡施肥、合理施肥;以市场需求引导企业生产,优化化肥供应结构;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引导农户科学施肥等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   化肥、环境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鲍先琬 .
统计与决策, 2007, (01) :73-74
[3]   沼肥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效果研究 [J].
杨合法 ;
范聚芳 ;
牛新胜 ;
李季 .
华北农学报, 2006, (S2) :63-67
[4]   我国农业生产的污染外部性及对策 [J].
刘雪 ;
傅泽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3) :42-45
[5]  
生态环境品质与新农村建设.[M].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市科协; 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6]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朱兆良; (英) 诺斯 (Norse;D.) ; 孙波;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