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被引:17
作者
范逢春
机构
[1]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社会治理;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5.03.040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中存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缺失。要推动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必须解决地方政府"正式制度失灵"与"非正式制度失灵"的问题。在正式制度方面,要建立社会治理的统一法律典则,完善社会治理的社会法体系,创新社会治理的基层社会政策。在非正式制度方面,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公众的政治认同感,借助"软权力"实现高质量的社会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困境与原因分析——基于L市80、90后青年调查的探讨 [J].
王妮 .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6) :213-216
[2]   留守儿童问题的整体性治理框架研究 [J].
范逢春 .
河南社会科学, 2014, 22 (09) :8-14
[4]   国家构建与政党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行动逻辑 [J].
张浩 .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4) :43-46+66
[6]   对我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考察 [J].
黄毅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06) :613-617
[7]   人心管理: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 [J].
李强 ;
胡宝荣 .
河北学刊, 2012, 32 (05) :105-111
[8]   社会管理概念的法规范分析 [J].
邓联繁 .
中国法学, 2012, (02) :28-37
[9]   在正式制度激励与非正式制度激励之间——国家治理的激励机制分析 [J].
任剑涛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 (02) :140-147
[10]   社会法论略 [J].
张守文 .
中外法学, 1996, (06)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