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物元评价

被引:25
作者
王兰霞 [1 ]
李巍 [1 ]
王蕾 [1 ,2 ]
机构
[1]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评价; 物元模型; 哈尔滨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833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针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复合物元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对各县级单元进行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空间差异评价。结果表明:①物元分析理论对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明显的适用性,评价结果显示出哈尔滨市域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的空间差异明显;②基于复合物元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单指标信息可以找出影响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如大多数县级区域存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面临土壤污染、土壤侵蚀及湿地生态功能脆弱等土地生态环境风险,符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③只有合理制定区域差异化的土地生态环境管制措施,积极引导对土地退化等问题的防治,才能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01 / 10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物元分析的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评价——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 [J].
罗文斌 ;
吴次芳 ;
汪友结 ;
吴一洲 ;
吴泽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2) :31-38
[2]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J].
涂小松 ;
濮励杰 .
地理研究, 2008, (03) :583-593+728
[3]   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 [J].
李边疆 ;
王万茂 .
干旱区地理, 2008, (01) :142-148
[4]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J].
李玉平 ;
蔡运龙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84-789
[5]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物元模型构建及应用 [J].
张虹波 ;
刘黎明 ;
张军连 ;
朱战强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2) :222-229
[6]   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区划应用 [J].
涂军平 ;
黄贤金 ;
刘杨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12) :247-252
[7]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以镇赉县为例 [J].
汤洁 ;
朱云峰 ;
李昭阳 ;
斯蔼 ;
崔建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1) :119-124
[8]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 [J].
高桂芹 ;
韩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275-277
[9]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J].
彭建 ;
王仰麟 ;
张源 ;
李卫锋 ;
吴健生 ;
陈大为 .
地理学报, 2004, (04) :629-638
[10]   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欧维新 ;
杨桂山 ;
于兴修 ;
李恒鹏 .
资源科学, 2004, (03)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