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生态重建目标下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被引:12
作者
石敏俊 [1 ,2 ]
陶卫春 [1 ]
赵学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重建; 节水技术补贴; 非农就业机会; 民勤绿洲; Bio-economic模型;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9.02.025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02 ; 082802 ; 120405 ;
摘要
水资源过度利用引起的土地退化日益威胁着绿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恢复绿洲生态环境,压缩农业用水势在必行。然而压缩用水后如何保障农民收入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应用Bio-economic模型,定量模拟了压缩农业用水后农户对土地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推广节水技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等政策措施的行为响应。结果显示,压缩农业用水后农民收入将下降到压缩前的53%;调整农业结构、推广闸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压缩农业用水造成的农民收入损失。不同区域农户响应行为有所差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配套措施。劳动力相对紧张、人均收入较高的泉山区,可提供一次性补贴鼓励闸管灌的采用;人多地少、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坝区,应在加强推广闸管灌技术的同时,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生态脆弱的湖区,政策重点应放在劳动力转移上。上述措施最终只能使农民收入恢复到压缩用水前的75%,因此应该考虑给农民提供生态补偿,并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J].
胡文俊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969-973
[2]   水资源约束下的内陆河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J].
王录仓 ;
张云峰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962-968
[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策研究 [J].
张永明 ;
宋孝玉 ;
沈冰 ;
沈清林 ;
张晓伟 .
干旱区地理, 2006, (06) :838-843
[4]   民勤盆地沙漠化、贫困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J].
马金珠 ;
王刚 ;
李丁 ;
颉耀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551-558
[5]   21世纪初我国粮食供需的新空间格局 [J].
殷培红 ;
方修琦 ;
马玉玲 ;
田青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4) :625-631+678
[6]   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生态重建的环境政策研究——基于Bioe-conomic Model [J].
石敏俊 ;
程淑兰 ;
张巧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65-472
[7]   棉花滴灌与沟灌亩投入成本比较分析 [J].
杨金麒 ;
吴恩忍 ;
王新坤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10) :74-77
[8]   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退耕政策及生态环境的认知与响应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王静 ;
何挺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41-1747
[9]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综合开发的战略转变 [J].
方创琳 ;
步伟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455-464
[10]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 [J].
方创琳 ;
鲍超 .
地理学报, 2004, (05) :78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