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伪满时期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及性质

被引:3
作者
于春英 [1 ,2 ]
机构
[1]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牡丹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
伪满时期; 东北地区; 大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大农"是农业中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比较先进的经济成分。伪满时期,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土地掠夺和地主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拓"和少数大地主手中,加之伪满政府的极力提倡,所以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依然发达。东北地区的"大农"经营主要有富农经营、经营地主经营和农场经营3种形态,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带有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 [J].
衣保中 .
中国农史, 2006, (02) :51-58
[2]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 人民出版社 ,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 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马克思,恩格斯著], 2002
[4]  
现代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乌廷玉等著, 1993
[5]  
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侯大乾, 1980
[6]  
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 黑龙江省档案馆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89
[7]  
满洲农业要览. 日满农政研究会. . 1940